冬季肉雞養殖管理的7個階段
2019/12/19 15:19:31 點擊:
都說冬天的雞病多、料比高、通風和保溫又相互矛盾,在極具考驗的季節養雞,還想掙錢,那就看看應如何養雞。想把雞養好,首要任務就是要把雞群的防御抵抗能力打堅實,尤其是1-21日齡,雞群的狀態很重要。如何養好雞,前提是要到達以下三點:
1、保證第20天肉雞體重達標,在2斤左右,均勻度良好。
01、階段一:進雞前兩天——進雞前2小時
1、進雞前兩天反復升溫降溫:給雞舍加溫,加到34攝氏度,保持四小時,然后降到30攝氏度,再升溫到34攝氏度,保持五小時,手摸立柱、網架、網子溫暖,再降溫到30攝氏度至入雛前2小時。并不時向地面灑水,最好是熱水
2、入雛前2小時,用高壓水槍噴撒育雛雞舍頂,墻壁,過道,雞舍升溫到36攝氏度,等雞網干燥后,再噴一遍。
3、開食盤或開食布撒開口料,水線內有清潔涼爽的清水(水溫20攝氏度左右),開食布要充足。
02、階段二:進舍1小時
盡量短時間內把雞從雞盒內放出,敲打立柱,或頂棚或敲擊金屬物體,讓雞盡量散開活動采食喝水。弱雛要求溫度略高。根據雞體20日齡之前,體溫調節中樞不健全,必須利用外界溫度。溫度表高度要與雞背同高或略高。
03、階段三:進舍1-24小時
當雞群采食在五小時后,手摸嗉囊,有30%的雞嗉囊軟度適中,若不足30%,增加開食盤讓雞活動采食喝水;10小時,手摸嗉囊,有60%的雞嗉囊軟度適中;20小時,手摸嗉囊,有90%的雞嗉囊軟度適中;24小時,有96%的雞嗉囊軟度適中。育雛階段的這24小時我稱它作“黃金24小時”。在這24小時內讓雞“飽負荷”的吃飽喝足,就能打好養殖的第一槍。
04、階段四:進舍2-7天
這六天保證濕度在60%左右,溫度每天降0.3攝氏度。一般在三日齡時開窗通風換氣,但要保證進風不能直吹雞群。防疫前、中 、后3天用好的中獸藥芪術增免合劑來飲水,以減少應激。
05、階段五:進舍8-10天
07、階段七:進舍16-20天
若21天防疫新城疫,此階段選擇效果確實針對流感、呼吸性傳支病毒兼治的中獸藥產品如篤溫康等,此階段通風逐漸加強。雖然冬天氣溫較低,但一定要保持最小通風量,可選擇時控裝置控制風機,以保證雞舍充足的氧氣供雛雞使用。
1、保證第20天肉雞體重達標,在2斤左右,均勻度良好。
2、呼吸道輕微,僅個別雞只甩鼻,無咳嗽。
3、糞便軟度適中,不干燥,不散碎,尿酸鹽適中。如果原來養雞以上三點達不到,又想要掙錢的話,后期的管理要艱難的多!
肉雞1-20日齡飼養管理可分成7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飼養管理任務不盡相同,每個階段都有重點工作。01、階段一:進雞前兩天——進雞前2小時
1、進雞前兩天反復升溫降溫:給雞舍加溫,加到34攝氏度,保持四小時,然后降到30攝氏度,再升溫到34攝氏度,保持五小時,手摸立柱、網架、網子溫暖,再降溫到30攝氏度至入雛前2小時。并不時向地面灑水,最好是熱水
2、入雛前2小時,用高壓水槍噴撒育雛雞舍頂,墻壁,過道,雞舍升溫到36攝氏度,等雞網干燥后,再噴一遍。
3、開食盤或開食布撒開口料,水線內有清潔涼爽的清水(水溫20攝氏度左右),開食布要充足。
02、階段二:進舍1小時
盡量短時間內把雞從雞盒內放出,敲打立柱,或頂棚或敲擊金屬物體,讓雞盡量散開活動采食喝水。弱雛要求溫度略高。根據雞體20日齡之前,體溫調節中樞不健全,必須利用外界溫度。溫度表高度要與雞背同高或略高。
03、階段三:進舍1-24小時
當雞群采食在五小時后,手摸嗉囊,有30%的雞嗉囊軟度適中,若不足30%,增加開食盤讓雞活動采食喝水;10小時,手摸嗉囊,有60%的雞嗉囊軟度適中;20小時,手摸嗉囊,有90%的雞嗉囊軟度適中;24小時,有96%的雞嗉囊軟度適中。育雛階段的這24小時我稱它作“黃金24小時”。在這24小時內讓雞“飽負荷”的吃飽喝足,就能打好養殖的第一槍。
04、階段四:進舍2-7天
這六天保證濕度在60%左右,溫度每天降0.3攝氏度。一般在三日齡時開窗通風換氣,但要保證進風不能直吹雞群。防疫前、中 、后3天用好的中獸藥芪術增免合劑來飲水,以減少應激。
05、階段五:進舍8-10天
從第八天開始,開始控料,等雞群把料吃光,嘴敲打料槽時添料。 06、階段六:進舍10-15天
此階段呼吸道發病率較高,若甩鼻的雞群增加,用中藥和支原體藥飲用四天。此階段雞群很容易出現糞便不成形或糞便細而周邊帶水,黃白稀糞,雞醬糞(糖雞屎或油雞屎)增多而且有氣泡,若有此情況一定腸道與大腸桿菌同有。07、階段七:進舍16-20天
若21天防疫新城疫,此階段選擇效果確實針對流感、呼吸性傳支病毒兼治的中獸藥產品如篤溫康等,此階段通風逐漸加強。雖然冬天氣溫較低,但一定要保持最小通風量,可選擇時控裝置控制風機,以保證雞舍充足的氧氣供雛雞使用。
- 上一篇:怎么來聽聲辨雞的呼吸道病 [2020/1/6]
- 下一篇:肉雞從感冒到死亡六階段癥狀分解 [20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