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雞舍溫差控制技巧
2020/1/11 10:43:55 點擊:
溫度、濕度、通風,這三項是雞場管理的要點。尤其是溫度,天氣、季節、雞棚設計等因素都會造成一定的溫差,導致雞群生病甚至死亡。那么,到底該怎樣控制溫差呢?
1、進口溫差控制
進口包括了人員設備的進出口和進風口,一般進風口瞬間進來的風較涼,也最容易忽視,因此臨床上70%以上雞群的呼吸道,都是由于進口溫差引起。
當舍外溫度與舍內溫度,有10度以上的溫差時,楚留香提示雞舍內溫度可能不低,但雞的體感溫度就已經接受不了,因此應在進風口的位置用飼料袋遮擋在網邊上或進風口容易受涼的雞群周圍;人員的進出口也要有一個充足的育溫環境,并在進口兩米內,用飼料袋或塑料紙對網面至地面的位置進行保護。
2、舍中溫差控制
主要指舍內溫度分布的均勻情況,和有沒有通風死角,尤其是飼養規模在8000以上的雞舍。
一般情況下,育雛的位置靠近暖風爐的位置,溫度始終要高一點,離熱源遠一點(靠近風機)的位置始終要低一些?梢栽跅l件允許的情況下在離熱源較遠的位置生上一個或幾個小爐子
另一種情況是,雞舍四周溫度低,中間溫度高(尤其夏季降溫時),通風時要充分考慮。夏季通風降溫,要注意最低進風口要低于雞群的高度(尤其是地面飼養的雞群),風機前面約1—1.5米的位置不要有雞,這些都會是通風死角。
3、接雞溫差控制
這是指在雞苗進舍前,舍內溫度過高,與雞苗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溫差。一般雞苗進舍前,建議提前4小時(地面飼養6小時)升高溫度至35度,以后緩慢降至27-30度。來雞后將雞平放在網面或地面上,揭開紙箱蓋子后,緩慢升溫至33-35度。
4、熱源溫差控制
主要是雞舍熱源周圍的雞與雞舍整體溫度和離熱源稍遠的雞的不同,尤其是采用暖風爐供暖的雞群,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為減緩外來冷空氣,避免局部高溫,暖風爐用的散熱片或送風袋應該盡量安裝在靠墻的兩邊,面向墻壁或地面吹風。用小爐子采暖的也應該向兩邊靠攏。
5、天氣溫差控制
陰雨天要為雞群開啟供暖措施,防治雞群因溫度下降而受寒著涼。霧霾天氣要避免捂棚,保障最小通風量,晝夜溫差大的天氣,如下霜或大雪之后,一是要保障鍋爐供溫,二要進風量不要太大使雞局部著涼。
6、密度溫差控制
雞正常的體溫是42度,控制密度溫差的一個原則是不讓雞相互擁抱取暖。一般雞場飼養密度,地面飼養為不超過10只㎡,網上飼養的也一般不超過13只㎡。
冬季如果通風設備不很理想,要避免盲目擴大密度,以免誘發氣囊炎、大腸桿菌、腹水等疾病?梢杂镁W片將雞分成幾段或幾片,不讓其來回自由奔跑,以免雞都擠在一起時熱,分散開來又涼。
7、季節溫差控制
季節轉換,寒流多冷應激感冒比較多,呼吸道比較嚴重需要十分小心。避免進風口直吹雞體,可以用飼料袋遮擋進風上半部分,避免風速過大,還要及時加濕。
8、背腹溫差控制
主要是指籠養雞,臨床上很多溫度表都掛在雞背的高度,而雞最脆弱,最怕受涼的是腹部。溫度表及溫度探頭,懸掛的高度不同,所測的雞舍溫度不同(懸掛位置越高,溫度越高)。
在秋冬季節必須將探頭放在網面以下5公分處;\養雞宜在上兩層育雛,待換毛結束后再移到最下面的一層,因此建議溫度探頭的位置應該在第二層下5公分處。
1、進口溫差控制
進口包括了人員設備的進出口和進風口,一般進風口瞬間進來的風較涼,也最容易忽視,因此臨床上70%以上雞群的呼吸道,都是由于進口溫差引起。
當舍外溫度與舍內溫度,有10度以上的溫差時,楚留香提示雞舍內溫度可能不低,但雞的體感溫度就已經接受不了,因此應在進風口的位置用飼料袋遮擋在網邊上或進風口容易受涼的雞群周圍;人員的進出口也要有一個充足的育溫環境,并在進口兩米內,用飼料袋或塑料紙對網面至地面的位置進行保護。
2、舍中溫差控制
主要指舍內溫度分布的均勻情況,和有沒有通風死角,尤其是飼養規模在8000以上的雞舍。
一般情況下,育雛的位置靠近暖風爐的位置,溫度始終要高一點,離熱源遠一點(靠近風機)的位置始終要低一些?梢栽跅l件允許的情況下在離熱源較遠的位置生上一個或幾個小爐子
另一種情況是,雞舍四周溫度低,中間溫度高(尤其夏季降溫時),通風時要充分考慮。夏季通風降溫,要注意最低進風口要低于雞群的高度(尤其是地面飼養的雞群),風機前面約1—1.5米的位置不要有雞,這些都會是通風死角。
3、接雞溫差控制
這是指在雞苗進舍前,舍內溫度過高,與雞苗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溫差。一般雞苗進舍前,建議提前4小時(地面飼養6小時)升高溫度至35度,以后緩慢降至27-30度。來雞后將雞平放在網面或地面上,揭開紙箱蓋子后,緩慢升溫至33-35度。
4、熱源溫差控制
主要是雞舍熱源周圍的雞與雞舍整體溫度和離熱源稍遠的雞的不同,尤其是采用暖風爐供暖的雞群,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為減緩外來冷空氣,避免局部高溫,暖風爐用的散熱片或送風袋應該盡量安裝在靠墻的兩邊,面向墻壁或地面吹風。用小爐子采暖的也應該向兩邊靠攏。
5、天氣溫差控制
陰雨天要為雞群開啟供暖措施,防治雞群因溫度下降而受寒著涼。霧霾天氣要避免捂棚,保障最小通風量,晝夜溫差大的天氣,如下霜或大雪之后,一是要保障鍋爐供溫,二要進風量不要太大使雞局部著涼。
6、密度溫差控制
雞正常的體溫是42度,控制密度溫差的一個原則是不讓雞相互擁抱取暖。一般雞場飼養密度,地面飼養為不超過10只㎡,網上飼養的也一般不超過13只㎡。
冬季如果通風設備不很理想,要避免盲目擴大密度,以免誘發氣囊炎、大腸桿菌、腹水等疾病?梢杂镁W片將雞分成幾段或幾片,不讓其來回自由奔跑,以免雞都擠在一起時熱,分散開來又涼。
7、季節溫差控制
季節轉換,寒流多冷應激感冒比較多,呼吸道比較嚴重需要十分小心。避免進風口直吹雞體,可以用飼料袋遮擋進風上半部分,避免風速過大,還要及時加濕。
8、背腹溫差控制
主要是指籠養雞,臨床上很多溫度表都掛在雞背的高度,而雞最脆弱,最怕受涼的是腹部。溫度表及溫度探頭,懸掛的高度不同,所測的雞舍溫度不同(懸掛位置越高,溫度越高)。
在秋冬季節必須將探頭放在網面以下5公分處;\養雞宜在上兩層育雛,待換毛結束后再移到最下面的一層,因此建議溫度探頭的位置應該在第二層下5公分處。
- 上一篇:中獸醫對家禽病毒病問題的控病思路 [2020/1/13]
- 下一篇:面對當前呼吸道栓塞治療一定要早用藥 [2019/12/25]